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為什麼 你勿再吃奶‏

商業性現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類製品,對我們人體有極大危害,除了因為人根本不應該吃奶之外,有更多的研究顯示我們應當儘早丟棄牛奶、乳酪、奶油等乳類製品。

1)巴斯德加熱消毒法的害處:
細菌學家巴斯德創立消毒殺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變成熟奶,雖然有利於保存及減少傷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熱後的牛奶或乳酪等,改變酵素性質,酵素及蛋白質、脂肪的結構成分,加熱後會形成不穩定物質,且牛奶加熱至170℉(約攝氏62℃ )會破壞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統,諸如 Cystine, Tryptophan, Lactase 等,其他維他命,礦物質,也大多數摧毀殆盡。又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凝乳)形成堅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腸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壞,最後牛奶變成非常困難消化,易致過敏,對人類有害無益的東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並不能提供人們有助益健康的產品,更何況巴斯德消毒法並不能完全排除毛髮、灰、花粉、黴菌、昆蟲、肥料等環境的污染。總之,巴斯德消毒法僅僅提供劣質牛奶,即使原本唯一仰賴吸食牛奶的動物──小牛,假設餵食消毒過的牛奶後,在其成熟成壯牛前就會死亡!人類應當覺察這些事實,任何人只要即時覺悟,拒絕再碰牛乳製品,都不算是太遲。
雖然對於人類消化道來說: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如芝士、酸乳酪、酸乳等,通常比牛奶較為適合,但是對人類真正理想飲食而言,其實仍舊差距甚遠,因為它們都是偏酸性食物,理應避免。假使真的要攝取,則可使用少量生的、無添加鹽分的乳製品。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現代畜牧業與過去完全不同,限囿於空間、管理、經濟效益,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為了避免密集式畜而造成傳染病意外,故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殺蟲劑,為了促進肉質肥美,乳汁增產,故自主的添加生長促進劑及賀爾蒙,如此無法確知的化學品,添加劑亦會流入牛奶中,殘存的毒性物質,隨著人類攝食又進入人體。畜養方式的改變,飼料取代牧草,牛群的生態環境及生理現象也會改變。
在有一次參觀牧場的經驗中,發現牛欄裏的牛隻所排出的糞便稀鬆、不成型,猶如腹瀉般,缺乏小時候在鄉間所見所聞,那陣陣泛著草香,曬乾後可以整團撿回家當燃料。纖維質的減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變,脂肪含量增加 (因為牛群飽食終日,缺乏活動),尤其飽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對地未飽和脂肪反而大量減少,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Acid)。換言之,破壞性脂肪遠比建設性脂肪為多,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統癌病變的增加。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所謂牛奶均質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斷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壞後令其解散的一種製作法。質化乳會破壞人類的動脈管壁,對於發展均質化乳,實為致命一擊。
Kurt Oster醫師研究最為精闢,他發現有一種酵素 (Xanthin OxiDase)簡稱XO,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飲用非均質化乳時,XO只會存於腸道間,不會被回吸收入血液迴圈中。但是牛奶若經過均質化之後,這個均質化過程會減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釋放出來,進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攝取均質化牛奶,吾輩血中XO濃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飲用非均質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其XO濃度均低。
XO被視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會誘發脂肪物質沉澱,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進一步造成瘢痕,粥狀化,最後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狹窄。Ostcr及哈佛大學醫學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攝取均質化牛奶是美國人罹患心臟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國家,如芬蘭,他們的乳製品也是全面採用均質化過程,故心臟病發生率亦極高。又法國極少用均質化制乳,其心臟病比率較美國、芬蘭明顯降低。

4)合成維他命D的添加:
維他命D(irradiated ergosterol),此乃經由放射性處理過的維他命添加劑,多年來一直被使用於添加入大多數商業用乳類製品或其他食品及常見合成性的多種維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維他命D呢?以前畜牧業以野外放牧方式為主,牛羊一年到頭在戶外吃草,天然維他命D及胡蘿蔔素可以透過陽光照射在體內自然合成。再從擠出的新鮮乳汁中製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豐富的夏季,製成的奶油為一種天然的鮮明的黃色成分)。這種天然的奶油,無法長久儲存及運輸到遠地,故凡是能運送者,多半所含維他命D極少量且顏色較淡。隨著野外放牧時間減少,吃野草機會減少,曝曬日光機會縮短,維他命D合成量減低,所製成的奶油,品質及維他命D含量皆隨著顏色褪去而減少,最後制乳業者只得添加色素及放射性D以補其不足。
動物體內的維他命D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成分,他們的活化過程,需要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活化催促由D1轉成D2再轉成D3,分別在肝臟、腎臟中進行,最後活性的D3,負擔執行鈣磷代謝,鈣質再吸收,骨質鈣化等等過程。
具放射性的D2是一種合成維他命,與自然形成的維他命在結構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並無法攝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維他命D,因此吾人在臨床上常見關節炎病患,其產生問題通常都是鈣質的利用有所障礙,顯示添加的合成性維他命D,不論取自牛奶或其他乳類製品,都不是根本解決之法。
在 1930年代,發現懷孕時攝取維他命D添加之牛奶,其胎盤有鈣化現象,合成維他命D的危險性逐漸為人所瞭解。數年前,在英國因為不正常鈣質代謝導致新生兒死亡,發現與放射性維他命D,被過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400國際單位增加為1000國際單位/每品脫)有直接關聯性,因此放射性維他命D2添加品,在英國已被廢除且禁用。
近年來乳製業者,又以合成性維他命D3,取代放射性D2為添加品,但其事實結果,對人類健康之利害影響尚未知也。

錄自姜淑惠醫師《消化生理之剖析──重建對牛奶攝取的正確認識》

你知道嗎?用我們天天喝得到的牛奶去餵牛BB會有甚麼後果?
答案:牠們會長不大死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